重要提示!浏览器禁用javascript或cookie时,程序无法正常使用
超越社区——热烈欢迎朋友们光临!学习交流......
首页
|
社区
|
会员
|
搜索
|
关于论坛
|
刷新
编辑
主页
>
列表
> 正文
[图]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龙首渠引洛古灌区
作者:
eye
发布时间:
2020/12/22 14:09:28
分数:
0
跟帖:
1
龙首渠引洛古灌区位于陕西省渭南市,2020年12月8日,入选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龙首渠引洛古灌区遗址历史变革】
洛惠渠灌区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境内,其前身是西汉时期开凿的龙首渠。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刘彻采取临晋郡守庄熊罴建议,在洛河下游澄城县老状跌瀑处开渠引水,征发士卒万余人,历时十余载,建成了北洛河流域时间最早、难度最大的自流灌溉工程。施工中,挖出了“龙骨”(恐龙化石),故名龙首渠。当年,古人在修筑穿越铁镰山3.5千米的引水隧洞时,创造出神奇而充满智慧的“井渠法”,即在隧洞施工中均匀布设竖井,把长距离的地下渠道分割成多个分部工程,然后相向开挖,以减少误差。竖井既是务工通道,又可弃土弃渣,兼顾通风采光,可谓一举三得,大大提高了工效。
公元233年,三国时期的魏明帝曹叡拓展古灌区,在龙首渠下游兴建临晋陂引洛灌溉,充足的粮草使这里成为曹魏政权统一中原的根据地。
公元562年,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武帝宇文邕重新开凿龙首渠,国力大增。
公元719年,唐玄宗时期,同州刺史姜师度在通灵陂引洛灌溉、压碱淤地,收获万计,水利工程强有力地支撑了开元盛世。
元、明、清时期,引洛灌溉零星分布,凿井引泉灌溉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
清代的《池泉分水碑》《水利章程碑》记载了灌溉次序、组织结构、纠纷处理等管理制度。曾经是水神崇拜之地的太白庙、曲里庙、平路庙,演变为古代水事管理的主要场所,沿用至今,庙站合一,传为佳话。
民国时期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在龙首渠的基础上修建了“关中八惠”之一洛惠渠。洛惠渠将历代不同方式的引洛灌溉重新整合,续建扩灌,历时十四年才得以建成。它的渠线布设、灌区控制科学合理,和龙首渠不谋而合。
网友跟帖 共1 条 [
我也要发表回复
]
删除
回复
得分:
eye
- 回复于2020/12/22 14:10:04
1
现代的龙首渠引洛灌区已发展成为灌排体系完整的大型灌区,工程由大坝、灌排渠系及配套设施组成,分设洛东、洛西两大系统,包括总干渠1条、干渠4条、分渠13条,总长248千米,灌溉渭南市澄城、蒲城、大荔三县74.3万亩农田,惠及人口69万,累计引洪淤灌、改良盐碱地23万亩,引水114亿立方米,消纳入黄泥沙2亿吨,灌溉面积上亿亩次,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全
国先进灌区等殊荣。 [2]
【成功申遗】
2020年12月8,在摩洛哥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1届执行理事会大会上,陕西的龙首渠引洛古灌区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是继2016年、2018年陕西郑国渠、“汉中三堰”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后,陕西省第3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龙首渠引洛古灌区成功申遗,是挖掘、传承、弘扬陕西历史文化,不断加强陕西水文化建设的实际举措,对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龙首渠引洛古灌区灌溉工程体系,挖掘和宣传古代农业灌溉发展史及水利对陕西乃至中国文明进程的影响,学习古人可持续性水利发展的智慧、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深远地意义。[搜集整理 仅供参考]
浏览作者的相册
作者的其它主题
版区推荐 >>
广告区
页面载入中,载入完毕后在此显示你的权限,请稍候...
主页
- 电脑网络
程序源码
电脑技术
网络技术
信息资源
- 娱乐休闲
音乐歌曲
琴棋书画
影音视频
闲情逸致
- 文化大观园
小说故事
散文随笔
诗词歌赋
杂文评论
文化遗产
三教九流
节日文化
文化知识
- 经济大观园
管理会计
经济知识
经济管理
风险控制
金融证券
财政税收
财务会计
管理经典
财务管理
经营之道
- 地球村
地球社区
乡规村约
衣食住行
金戈铁马
知天识地
生物世界
漫漫时空
健康之道
动物家园
处世为人
国际风云
人在旅途
- 学习修养
教育启蒙
考试风云
哲学思想
语言文字
科技大观
世界大观
- 社区事务
社区公告
社区帮助
社区信息
关于论坛
管理论坛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99 超越时空 | 9369.net |
空间
162100NewHtmlForum Version